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構建高效綜合交通促產業轉型升級

——訪國傢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本報記者張文暉近日,國傢發改委明確表示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其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五大投資建設領域在今年將重點推進。就此,國傢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有效提高運輸時間成本從而降低經濟成本,可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張國華強調,促進產業又好又快轉型升級,構建高效綜合交通體系很重要。中國經濟時報:隨著全球化的推進,產業體系升級轉型發展與綜合交通體系發展有著怎樣的聯系?張國華:在全球化進程下,隨著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速率加快、融合程度加深、關聯效應加大,產業體系的升級轉型正呈現出以下規律:首先,體現為產業結構的高度轉移和互動反饋。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勞動力從農業轉移到生產效率更高的制造業和服務業部門,才能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根本提升,產業結構效應成為基本特征。其次,產業間協同的逆向帶動作用日益重要,農業現代化越來越依賴於非農產業部門所提供的農業機械、物流配送乃至金融服務;制造業的競爭力提升相當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獲得低成本、高質量的生產性服務,而生產性服務業是從制造業產業細分中剝離出來的。產業全球組織中“價值規律”日趨高端化。利潤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等關鍵環節集中趨勢日益加快,企業發展成功與否取決於其能否占據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及其整合組織能力。產業全球競合更關註高效率的交通運輸服務,無論是早上8點準時出現在紐約、東京街頭的荷蘭阿斯米爾鮮花,還是以機場在世界航空網絡中的地位為標志的世界城市均充分說明這一點。產業空間的“分散與集聚”態勢並進。首先,產業體系中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在全球范圍內展開分散。其次,產業追求規模經濟效應,在地理空間形成高度集聚特征。體現為世界級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作為世界城市的中心城市以高端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周邊中小城市以差異化、專業化的制造業為主導,通過城際交通網絡將二者連接,最終實現產業發展的結構、規模和分工的綜合效應。無論是升級轉型,價值規律和利潤的實現,還是全球空間的集聚和擴散,產業發展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過程中正逐漸對空間屬性和區位條件更加敏感,並帶來瞭對綜合交通的服務需求差異化和多元化。而對交通運輸成本衡量的標準也從以經濟成本為主變遷到以時間成本為主。相應的,不同類型的產業與不同類型的運輸成本正逐漸相互匹配,高附加值的對應於時間成本,低附加值的則對應於經濟成本,相應類型的產業區位集聚與相應類型運輸成本的交通設施佈局的空間協同也在遵循這一基本規律。中國經濟時報: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道路上,產業發展方面有哪些問題需要總結?張國華: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持續努力,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以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經濟特區和工業園區等為標志,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從瀕臨破產的邊緣到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我國產業發展和體系在全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國產業體系主要以勞動力、土地和環境等資源低成本、重大基礎設施等投資為導向,參與全球競爭合作,在全球分工中所處的劣勢和弊端已日益顯現,產業體系整體轉型已經成為必須。問題產生的原因,在於對產業全球化發展規律的理解不足。第一,在產業結構上重正向升級、輕逆向帶動。在第一產業現代化發展道路上,第二、三產業的支持引導服務作用明顯不足;對於第三產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剝離於第二產業,又反饋於第二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在競爭戰略上重數量增長、輕質量提升。同時,產業空間轉移集聚、重大項目安排和綜合交通體系的空間佈局方面存在一系列亟待統籌改進的地方。在城市群發展中,中心城市的大城市病日益嚴重,尚未形成與周邊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城市群產業體系,產業空間、交通空間和城鎮空間的不匹配,已經嚴重影響到城市群全球的競爭力;此外,在交通設施和重大項目的空間選址上戰略性錯誤時有發生,如某國傢級門戶機場佈局與城市發展方向相反,導致城市產業佈局調整和空間結構優化困難重重;另有城市把作為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的中央商務區CBD,佈局於貨運港口和工業園區中間,目標是發展為世界上最大CBD,結果卻成為“鬼城”。其客觀原因是由於產業發展、用地安排和綜合交通等職能“條塊”體制分割;主觀原因是在產業轉型升級與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之間的空間協同方面,對其互動規律把握不足、理論創新不夠,以及技術支撐欠缺。中國經濟時報:在國傢新型城鎮化戰略下,如何構建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以促進產業又好又快地升級轉型?張國華:綜合交通體系的構建應該基於全球化的國際視野,深刻領悟和全面把握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城鎮化會議公報》等對有關產業升級轉型的根本要求;剖析產業鏈條全球組織、空間集聚等基本規律;研究地區的產業轉型轉移與綜合交通網絡、重大項目建設等之間的關聯機制;打破行業管理和地方行政管理壁壘,建立空間規劃、產業規劃和交通規劃三者高度協同、交互融洽的新理論方法和發展規劃體系。綜合交通體系,應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以及支撐“城鄉統籌、四化融合、產城一體、有城有業”為主要目標的產業體系創新轉型,關鍵做好三個層次的工作:第一,洲際/區際層次的綜合交通體系應減少分割和擴大開放,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抓住產業全球重新佈局的機遇,促進生產要素國內外高效有序流動。關鍵是基於綜合交通網絡和產業升級轉移的空間協同關聯機制,統籌好沿海的空海雙港樞紐戰略,加快內陸中心城市國際客貨運航線發展,銜接好貫徹東中西和聯結南北方對外經濟走廊,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城市群互動發展的綜合交通體系網絡。第二,城際層次的綜合交通體系應適應城市群發展需要,支撐中心城市對城市群的帶動引導,促進區域的合作與分工,加快大中小城市“同城化”。城際/市郊鐵路等區域快速軌道交通是縮短城際距離的最高效運輸方式,加強以多層次軌道網絡為主體的城際交通網絡與城市群、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及產業佈局調整的協同,將成為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的關鍵所在。第三,構建中心城市層次的綜合交通體系關鍵在於落實好國傢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城市組織模式將由以道路為主體的傳統模式轉變到以軌道為主的公共交通模式;樞紐建設將遵循客運樞紐體系契合城市中心體系,貨運樞紐體系銜接產業佈局的原則。從而達到交通、產業和空間的高度匹配,實現產業組織和空間組織的效率提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人口密度,實現勞動力、資本和技術在城市地理空間上的高度集中,為以創新為導向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空間條件。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2-10/161992534.html

銀行信用貸款房貸利率土信貸台南仁德土信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ming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